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,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:年龄最大(授衔时已63岁),比毛泽东还大一岁多;工资级别最高,是惟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;资历最长,参加过同盟会,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。更让人称道的是,张云逸不仅有着辉煌的革命经历,而且他的婚姻和情感生活也极具传奇色彩。
二女共夫---张云逸同时拥有两位贤惠的妻子
17岁时,张云逸在广东陆军小学堂里秘密加入革命组织同盟会,成为最年轻的同盟会会员。1914年毕业后被派到部队任连长。不久,他结了婚,妻子王氏是一位十分厚道贤淑的同乡。
结婚后,一边是张云逸戎马倥偬,家里难得着边;另一边却是妻子王氏常常忐忑不安,成亲好几年了,她只生养了一个女儿叫张琼,却等不到一个儿子光顾他们的家庭,没有儿子成了妻子的一块心病。旧社会的妇女讲究三从四德,海南岛的妇女尤其为甚,她们认为不能生儿子续香火是最大的不孝和缺丁R虼耍跏献宰髦髡啪龆ǜ煞蚰涉
张云逸同夫人韩碧在一起
人生旅途上常常出现许多机缘。有一次,王氏带着女儿到理发店剪发时,认识了一位叫韩碧的小同乡。她一打听,原来韩碧出生于海南文昌县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,自幼随父母沿街乞讨,尝尽人间疾苦。几年后,父母先后病逝,她便跟着一位远亲离开故土,到广州闯荡。先是在一家工厂当童工,由于不习惯囚笼似的工厂生活,加上听不懂也不会说广东话,苦恼之下,便开始学习理发。她凭着心灵手巧,很快就掌握了一手漂亮的理发技术。于是,她离开工厂到理发店打工去了。俗话说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!你来我往之后,她们觉得很有缘,彼此怎么看着怎么都觉得顺眼,常常无话不谈。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彼此间更加了解了。终于有一天,张云逸的妻子向韩碧倾诉了自己的那块心病,并非常诚恳地要她嫁给张云逸“做小”。
韩碧听到这突如其来的请求,十分惊讶和恐慌,她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。当时她没有给王氏明确答复。韩碧一直过着飘零动荡的生活,她何尝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安定的港湾呢?那几天,韩碧一直处在矛盾之中。
过了一段时间,王氏又来到理发店找韩碧。她把韩碧拉到一边悄悄问道:“我上次提的那个事,你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“阿姐,我知道你对我好。可这个事,是个大事情,大哥他,他知道吗?”
“他还不知道。”
“不知道?!”韩碧大吃一惊。
“我替他做主了,他不会反对的。”王氏笑着拉她坐下,“你又年轻又漂亮,人又这么好,娶过来为他生儿子,他还能不同意呀?我想问的是你,你到底同不同意嘛?”
“那不行,万一大哥不同意,那不是给你们家添乱吗?”
“你放心好了,我能做大哥的主,家里的事,他一贯听我的。”
韩碧禁不住王氏的再三游说,只好含羞地答应了。见韩碧有了那个意思,王氏觉得自己终于了却一件心事。
也许是王氏太喜欢这位漂亮聪明的小妹了,她当真不给张云逸捎个信就迫不及待地娶亲过门了。
在娶亲这一天,她不声张,不摆宴席,只是选定了良辰吉日,让自己7岁的女儿一手抱着一只大公鸡(代表着张云逸),一手与韩碧各牵着一个红色的绣球,由她本人当主婚人,举行完再简单不过的拜天地、拜祖宗、夫妻互拜的婚礼仪式,吃完象征喜庆的婚宴,韩碧就算娶过门走进洞房了。那一年是1923年,韩碧刚满 19岁,张云逸31岁。
终于有一天,张云逸因患风湿性关节炎,腿脚不灵便,只好返回广州看病。他一进家门,便看见一位陌生的年轻女子在家里做饭。妻子王氏赶紧把他拉到一边,向他说明原委。
张云逸听后,觉得此事做得太荒唐,于是勃然大怒训斥道:“什么!这么大的事,你竟然就背着我替我做主了,你简直是太糊涂了!明天一早,你把她送回家,我不认这门亲事!”
韩碧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,她只能躲在屋里,伤心地悄悄抹眼泪。“云逸,你听我说,你阿爸死了,你的两个弟弟也都死了,张家就剩你一个男人了,我又不争气,嫁给你这么多年也没为你生个儿子!俗话说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你想绝后呀?你想我还不想呢!再说了,她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姑娘,她哪里还有什么家呀!”妻子说着说着竟然呜呜大哭起来了。
看见妻子哭了,张云逸没话了,他一边为妻子擦泪,一边耐心劝导说:“我当然也想生儿子嘛,可生个女儿,也不错啊,再说了,你生女儿我怪过你吗?这又不是你的错!”
张云逸思考了一下,又说道:“我是个军人,随时都有可能战死在疆场,你把韩碧姑娘娶进家里,她还那么年轻,我要是战死了,那就要拖累人家一生啊!”
躲在房间里的韩碧听着这一番话,她感动了。她在广州也闯荡了多年,三教九流,什么样的男人她都见过,可像张云逸这样正派,为别人着想的男人,她却没有见过。刹那间,她觉得自己应该把终身托付给这样的男人,哪怕就跟他过上三年五载的日子也值得。
张云逸回家本来想好好享受一下家的温馨,没有想到妻子背着他做了这么一件荒唐事,这倒让他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:如果把韩碧姑娘送走的话,她没有家,她还要再嫁人,虽然没有与她同房,但她已经是“履行了结婚手续的人”,也许终生就找不到婆家了。如果承认现实,实在违背他的意愿。张云逸看到两个女人都很伤心,只好无奈地不再说什么了。
在广州治病期间,在王氏的“精心”安排下,韩碧天天去给张云逸送饭送菜。这样,两人接触多了,张云逸也了解了她的身世,对她既同情又佩服,开始喜欢她的干练和聪明,他风趣地对韩碧说:“你由农民当了工人,我由农民当了军人,我们两个加起来就是工农兵了。”
张云逸的病好之后,就要离家了,他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,也默默地接受了生米煮成熟饭的既成事实。他觉得妻子在家也太不容易了,确实需要一个帮手维持这个家。不久韩碧果真生了个儿子,那时张云逸又调回军队中当了旅长,全家人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摆喜宴,很是热闹地庆祝了一番。可谁知不久,儿子夭折了,韩碧哭得死去活来,张云逸和妻子轮番安慰她,慢慢地她的心才平静下来。
聚少离多---八年杳无音信,他们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
1925 年下半年,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。次年7月,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。由于张云逸英勇善战,被任命为著名的第四军(即铁军)二十五师少将参谋长。 1926年他加入中共,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,留在二十五师做党的秘密工作。他利用该师驻防江西九江市的机会,策划和掩护输送该师大部分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,自己则听从党的安排留在第四军,跟张发奎移师返回广州。这时他又与妻小有了短暂的家庭团聚。革命受挫后,秘密工作又十分紧张,他疲倦的身心从妻小那里得到了很多慰藉。
1928年上半年,党中央派他和一批共产党员到苏联学习。于是,张云逸又告别妻小,离开温馨的家,取道香港转赴上海找党中央报到去了。后来,由于国内形势突变,党中央又命他返回广州。这时韩碧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,已好几个月了。他回家后,给儿子取名为张远之。不久,张云逸就奉命去广西组织百色起义。就这样,一别8年,张云逸都未与妻儿见过面。
韩碧和张云逸的结发妻子王氏则带着儿女,冒着被“格杀勿论”的危险,隐蔽在广州以理发为业,等待张云逸的消息。丈夫长期在外,对于韩碧和王氏两个女人说来,既没有经济来源,又带着两个孩子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韩碧每日早出晚归,加班加点地在西濠口理发店打工。好在这一带是广州的繁华地带,人来人往,十分热闹,顾客盈门,理发生意非常红火。后来,女儿张琼长大,也出去打零工为家里增加些收入。19岁那年,张琼便出嫁了。这样,王氏那颗善良的心就全用在了儿子远之身上。韩碧早出晚归地外出打工,张远之的衣食住行乃至伤风感冒、头疼脑热一类事,就全包在王氏身上,以至孩童时代的张远之,觉得最亲最爱的倒不是韩碧而是王氏。不幸的是,七七事变后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在一次日军飞机轰炸广州时,王氏在逃难中不幸被炸死。就这样,韩碧独自一人挑起家庭的担子。
1937年上半年,时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的张云逸奉党中央之命,到香港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。在亲友的多方帮助下,1937年年底,张云逸才找到他们母子俩,而且知道自己的结发妻子死于战火,他含泪把妻儿接到香港,韩碧则协助他做党的秘密工作。
那时,他们住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阁楼上,狭窄、低矮、闷热,既是寝室又是办公室。室内放着一张硬板床,一张桌子,一把藤椅,还有木凳,拥挤不堪。虽然条件简陋,工作繁重,然而韩碧母子却感到十分满足,这总是个家呀!儿子受到父亲的抚爱,夫妻团圆和睦。对韩碧来说,这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她参加了革命,成了张云逸的革命伴侣,并开始艰难地学文化。嫁给张云逸十几年了,她才头一次有这么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夫妻团聚生活。
可半年之后,张云逸奉命离开香港返回延安,韩碧本坚持也要跟他同去,但张云逸耐心地劝道:“咱们一起走目标太大,等我回去把一切安排妥了再派人来接你们母子俩,这样比较安全些。”韩碧只好含着泪点头。就这样,这对恩爱的夫妻又离别了。韩碧重操旧业,以理发养活自己和儿子。
1939 年7月,韩碧和张远之奉命离开香港,到新四军张云逸身边工作。一行人到桂林之后,叶挺军长接见了韩碧母子。在桂林稍作调整,他们继续上路,直到9月份才到新四军军部。一到军部韩碧和张远之就穿上了军装,算是正式参军了。韩碧和张远之编在军部教导队,母子参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文化,接受抗日教育。他们一人一个背包,课堂就设在山坡上,除了上文化课,他们也常演戏学唱歌。这使中年的韩碧也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,视野开阔了,知道的新鲜事越来越多了。
因为张云逸在江北指挥部,所以韩碧母子于1940年2月离开军部,出发到江北去与张云逸团聚。1940年3月,韩碧带着长子远之和新四军干部以及护送的战士 25人,行至安徽无为县刘家渡时,遭到国民党武装部队的包围,并被无理扣押,送到无为县襄安镇的保安第八团。当他们得知韩碧和张远之是新四军高级将领张云逸的妻儿,便急速将韩碧一行25人被扣详情电告蒋介石,想邀功请赏。国民政府立即回电:“秘密扣押,当作人质。”
消息传来,张云逸立即发电强烈要求国民政府下令释放妻儿及被扣押官兵。电文说:“炮火余生,不罹于暴寇(指日寇)之后,反被国家军队横加捕押,妻子何辜?遭此荼毒。况职(指张云逸自己)弃家抗战,家属从未受优待,亦不得以侮辱。”张云逸在电文中强烈要求国民政府下令释放妻儿及官兵,归还我新四军枪支、军械和军款等,但国民党方面不予理睬。
这时,在重庆的周恩来出面,亲自过问此事,向蒋介石等反复申明大义,要以国家民族为重,尽快释放新四军官兵家属以利抗战。直到1940年9月,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才释放了被扣押7个月之久的韩碧和10多岁的儿子远之。
张云逸儿子
韩碧从血泊中走出来了,10多岁的张远之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!他们辗转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淮南。韩碧见到了丈夫,热泪忍不住扑簌簌掉了下来。张云逸深知妻儿受苦了,扶着他俩坐下来。张远之劝道:“娘,你别哭,见到爹爹咱们应该高兴呀!”张云逸也劝慰说:“儿子说得好,我们全家团聚了,应该高兴呀!”
组织上考虑到韩碧忠诚老实,为人可靠,而文化水平比较低,就安排她到供给部做出纳员。出纳员就是管钱,工作单纯,但责任重大。韩碧非常珍惜这个工作,每天都非常认真,并且夜间抓紧时间学习,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。1941年3月,由于表现突出,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这时,一家人虽然团圆了,但三人分在三处,根本没有办法待在一起:张云逸经常在一线指挥,韩碧在供给部工作,远之送到学校学习去了。直到1942年,张云逸与她们母子俩才真正住到一起,因为这时他不兼任师长而回到军部专任副军长了。从此,韩碧就跟着张云逸走南闯北,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。
全国解放后,张云逸受命来到广西筹建领导机构。韩碧则被任命为广西保育院第一任院长。在丈夫的鼓励下,韩碧逐渐进入角色,把保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。但两年后,张云逸却病倒了。为了丈夫的身体健康,韩碧辞去保育院院长一职,无微不至地照顾张云逸的衣食住行。一直到1953年底,他们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
不离不弃---韩碧突发精神分裂症,张云逸铁心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
1953 年底,眼看50岁的韩碧进入妇女更年期,她的生理和心理突然间出现明显变化,对人对事常常感到烦躁不安,情绪波动特别大,这本是正常现象。只是韩碧受过关押折磨和战友惨死的精神刺激,解放战争期间1岁的女儿的死又几乎使她精神失常,这些历史因素使她更年期现象显得格外突出。偏偏此时,她又收到文昌老家同胞弟弟的来信,他在土改中被定为地主成分。这一消息让她惊呆了:不错,她祖上确实是大户人家,但到他父亲一辈已经没落潦倒,如若不是这样,她也不会浪迹广州去打工求生了。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,实在想不通,但又不想告诉丈夫,怕加重丈夫的病情。沉重的精神负担折磨着韩碧,久而久之终于爆发了。
一天晚上,楼下正在举行舞会,她疯也似地从楼上奔跑下去,冲着正在跳舞的人大声嚷叫:“别跳了,我受不了啦!”说完,就冲出楼外,向海滩跑去,边跑边在寒风中脱去衣服,跳进大海,向远处游去……
等大家把她从海里拉上来,送到医院检查后,确诊为精神分裂症,原因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上过去的精神刺激所致。韩碧在医院吃药静养时,组织上又专门从上海请来名医,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,她就回家了。
张云逸老婆及儿子
然而,她的病时好时坏,有一次张云逸请战友来吃饭时,她先还好好地在饭桌旁作陪,大家边吃边聊,谈笑风生。谁知她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变脸了,愤怒地一把将饭桌掀翻,饭菜盘碟撒满一地,她却若无其事地转身上了楼。狼狈、尴尬、难堪,张云逸一动不动、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发呆,秘书慌忙陪着笑脸送走客人。
这件事发生之后,张云逸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一致主张把韩碧送到精神病院去,理由是:一可以抓紧治疗彻底治好韩碧的病,二免得刺激影响到张云逸,保证他的身体健康。
为此,张云逸也犹豫不决,老也拿不定主意。他在海边沙滩散步,他坐在办公室里独自沉思,他走进卧室静静地凝视着韩碧……最后,他毅然决定把韩碧留在家里。
他对工作人员说:“送到医院,陌生的环境、陌生的人,她会感到孤独,情绪恐怕会更坏。这种病,光靠药物,我看不顶用。韩碧同志跟了我几十年,实在不容易啊!她跟我长期分别,受苦受累受折磨,没有过上几天安稳舒心的日子,总是艰难曲折悲欢离合。她是个农民,后来当了理发工人,后来又参加了新四军,但到底没有多少文化,为人忠诚厚道,可处事又十分认真。眼下如果送她去精神病院,离开我,离开儿子孙子,离开你们这些熟悉热情的工作人员,她会失去亲人的温暖,失去更多的关心和体贴,不仅不能治好病反而还会加重她的病。”
就这样,韩碧就留了下来。张云逸每天陪着韩碧去海边散步,陪着她说话,带着小儿子和大孙子陪着她玩耍。与此同时,医生经常来家里给韩碧看病检查,吃药治疗。渐渐地,韩碧犯病的间隙期越来越长了,情绪也相对稳定多了。
1954年,张云逸接到中央指示,带着一家人调到了北京。
也许是伟大的爱情力量在起作用,在张云逸的精心照料下,两年后,韩碧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。到了1956年韩碧又重新穿起军装,被分配到总参管理局工作,后来一直担任张云逸的生活秘书。从此,他们一直和睦恩爱地生活在一起。
1957 年长子张远之和妻子调到北京后,张云逸告诉他们:“五月初九是你们母亲的生日,你们应该有所表示,让她高兴高兴。”张远之和妻子给她买了一套绣花绿绸衣服,韩碧非常喜欢,这套衣服她一直保留着。从那以后,每逢韩碧的生日,儿孙们都会记起张云逸的嘱咐,送一件韩碧最喜欢的东西作为生日礼物。
1974年11月19日,传奇将军张云逸走完了戎马生涯的最后征程。10年后,韩碧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。临终前,她轻轻呼喊着张云逸的名字,她那份真情、痴心让守候在床边的所有人为之落泪。
相关阅读推荐:
[db:摘要]详情
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 乾隆 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 姓爱新觉罗,讳弘历,是雍正帝第四子。 生于详情
宋江:他是《水浒》中最主要的人物。他谦虚谨慎,疏财仗义;他任人为才,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详情
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实力排名 中国历史 中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中的春秋五霸:齐桓公、宋襄公、晋文公、秦穆详情
对于老大学的追怀最多的还是西南联大,原因就是追怀它所具有的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制度,追怀学术自由、大学详情
晚清时代这些人对比了中国和西洋内部的情况后,这是他们普遍的理想,毫无疑问,他们当然是欣赏宪政的,区别详情
打开CCTV,看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,听听演艺明星们深情的歌唱,有时候你会感到我们仍然活在老佛爷的大清国详情
说得再明白一点,康氏议院,意在架空军机处与总理衙门,由康属意的班底替代军机大臣与总署大臣。在这个过程详情
宪政必须在保障公民自由、实行民主基础上以分权制约政府权力。清政府却以实行内阁制为名,进一步把大权集中详情
看看近年有些暴发户,一掷万金无吝色。住总统套房,包三陪女,摆豪门宴,赌场豪赌,啥摆谱玩啥,钞票卷炮仗详情
大清朝之所以脱轨,不光金融有问题,银行要关门,国库也没钱,这是财政困难。一个天朝大国,到了国库山穷水详情
三国孙策之死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(175年-200年),字伯符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孙坚长子,孙权长兄详情
诸葛亮怎么死的 诸葛亮死在哪里 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,人称卧龙先生,与庞统合称凤雏卧龙。民间流传详情
金字塔未解之谜 金字塔的秘密 金字塔未解之谜,金字塔处处透着神秘,金字塔的秘密:金字塔,东方文化四大奇详情
三国郭嘉和诸葛亮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诸葛亮和郭嘉,是三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谋士。诸葛亮是以他的三篇文章和详情
秦朝赵高简介 赵高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 赵高---本为秦国宗室远亲(一说赵国宗室远亲),入秦宫为宦官(一说详情
张学良后代 张学良有几个子女 张学良,字汉卿,奉天海城人。中华民国四美男子之一,亦是民国四少之一。曾被详情
商鞅变法、王莽改制、王安石变法、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。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详情
毛泽东,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——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、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者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、中国详情
毛泽东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,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,1976详情
赵高,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,著名宦官,秦始皇死后,赵高发动沙丘政变,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,逼秦详情
杨贵妃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绝代佳人,她天资聪颖,善于迎奉,又通晓音律,能歌善舞,美貌倾城,她与唐玄宗的爱详情
50年前,中国人民以无比的英勇气概,坚持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,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称霸野心,详情
中共前敌委员会原来决定在7月30日进行南昌起义。但张国焘30日到南昌后,在前委会上突然提出,南昌起义如果详情
导读 :“作新女性——涉外俱乐部招聘女性事务员,包吃住服装,高薪水,限18至25岁女性”。1945年9月20日,详情
一九四六年十月五日,国民党军向鲁南解放区发起进攻。山东野战军节节阻击,先后放弃了枣庄、峄县等地。 国详情
1947年,针对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,蒋介石调王敬久率国民党第二兵团的整编三十二师、整编六详情
1976年出版的《苏联军事百科全书》军事历史卷“中国人民解放战争”条目中写到:“苏联的援助是人民解放军力详情
一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法国军事思想,很多人立刻就想到“马奇诺防线”,并认为这条防线就是法国失败的根详情
导读: 在军官训练团筹备之初,蒋中正下了死命令,要求在1933年7月12号之前全部完工并准备就绪。尽管筹备组详情
导读: 戴笠先生在北伐和抗日中的功绩,现在舆论昌明、资料丰富,大家应该没有什么怀疑了。至于他的好色不详情
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爆发,8月31日李鸿章给德璀琳写了一封信,揭露日本间谍在天津及沿海侦探军情活动详情
导读: 1948年11月2日,辽沈战役大获全胜,东北解放军以伤亡6.9万余人的代价,歼灭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,详情
近日,某抗战题材电视剧中,日本军服上竟然出现解放军07式服装的级别资历章,只不过,把三排的团职资历章全详情
湖南卫视第一周播剧场暑期大作《轩辕剑之天之痕》自播出以来,以其无与伦比的偶像号召力,精良的制作、美轮详情
秦淮河以“秦淮八艳”而闻名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“红灯区”!这里有着顾横波、董小宛、卞玉京、李香君、详情
武则天(公元624~705年),名曌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东)人,她14岁入宫,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为才人,66岁时废详情
武则天,生卒于公元624年—公元705年,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东,父亲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详情
古代女皇武则天,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,唐太宗赐号媚娘,唐高宗时初为昭仪,后为皇后,尊号为天后,详情
武则天是哪里人?武则天,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史书对她的出生地、享年皆语焉不详,甚详情
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,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,它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,高7.53米,宽2.1米详情
司马相如与卓文君,一名是大才子,一名是富家女,两人还是俊俏漂亮的人物,有过家徒四壁生活贫瘠的日子,也详情
历史上武媚娘从未怀过李世民孩子,这个孩子本来就是李治的。总局认为这一改编违背历史,所以只能靠配音和剪详情
太平公主的一生与结局:在与李隆基争夺权力的斗争中,太平公主终于失败了。私生活风流放荡的太平公主是李隆详情
"大历十才子"是指活跃于唐朝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,歌颂升平、吟咏山水、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。但详情
帝辛死后,葬于淇水之滨,今墓尚存。 暴君论 《史记》记载,帝辛“知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”;又说他“好酒详情
“看来,隋炀帝的案是翻得有理,势在必翻了,有大运河为他作证。” 中国大运河,这个名字,仔细划分,下面详情
前509年,罗马建立了罗马共和国。公元前2世纪,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。公元前49年,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详情
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,一般叫做“驿详情
商朝地图 商朝:(约前16世纪-约前11世纪),商王朝由部落首领汤建立。 商朝都城:开始定都毫(今河地商丘详情
曹夫子虽然医术高超入神,但他小心谨慎,很少有人知道他。他和王勃见面时轻轻地拍了他一下并说道:“无欲也详情
宫廷中上至皇太后,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都各有讲究。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《大详情
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,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。天灾国乱兮人无主,唯我薄命兮没戎虏。殊俗心异兮身难处,嗜详情
于是,产生诸如福康安的身世之谜的传说与故事,怀疑福康安为乾隆同傅恒夫人所生。高阳认为:福康安的际遇之详情
夏朝(约前21世纪—约前16世纪)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。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详情